文/陈益峰
1、下手砂简介 8XJi }YPQ 有地无地,先看下臂。
A+^okT37r 看地有何难,先观下手山。
J2}poNmm 去水一边的砂手,为下手砂,又叫下臂、下关,下手砂对地理的重要性很大。有下关,则有结作,无下关,则无结作。下关重叠,结作愈大。下关空旷,没有必要前往寻地。
lU
62$2 未看后龙来不来,且看下关紧不紧;
e^lX|L>o 未看结穴稳不稳,且看下关回不回。
r 10VFaly
A6[FH\f 2、下手砂在哪里?
-ED}6E 青龙白虎白虎齐全的地方,不问左右,都需要下手一山兜乘得上手山过,才是吉地。
R'sNMWM u7mPp3ZYK 7;+G)44 假如穴前水流右水倒左,则左为下手,要左臂一山逆水,长于右山,兜住右边山水。
e6MBy\*n 5r)8MklZ 6):1U 假如穴前水流左水倒右,则右为下手,要右臂一山逆水,长过左山,兜住左边山水。
PVg<Ovi^d 这就是逆关,为吉地。
%Bw:6Y4LZ
'IY?=#xr'` 三僚村的曾氏下手砂鸟瞰
2d*bF. 3、下手砂作用 aX1b(h2 逆水下关,为财砂,最能发财。若下手短缩,兜上手山水不过,其它好处皆不得力,乃是假穴,不可点穴。
~AjPa}@ f 杨公云:
&|Wqzdo?# 惟有下手救得人,世代不教贫。
Ck#e54gJX 廖公云:
dnomnY(*< 问君如何富,下山来相辏。
id" `o 问君如何贫,下山顺水奔。
c\n_[r 董德彰云:
"gy&eR> 下砂收尽源头水,儿孙买尽世间田。
U;/2\Ii 《何知歌》云:
t Cb34Wpf 何知人家富了富,下臂重重来抱顾;
L ~'98C 何知人家贫了贫,下关空旷不朝坟。
e".=E;o`
6D
Xja_lp PR5N:Bw
4、一重水,必要一重砂收 Gtaa^mnxD 大抵逆水砂不虚生。凡见一山迢迢弯曲, 逆兜上手水者,便宜寻索龙穴,一定有结作。
-E1-(TS ^?RH<z ,K[e?(RP 若有大河,不可只论小水,又须以大河水论顺逆。大抵有一重水,必要一重砂收之。
0g30nr) inh:b .,B @'>RGaPV 如图一,小水倒右,大河水倒左,却要近穴右山先长,以收小水, 然后外重又得左山长,兜收大河之水,方为合法。
.1TuHC\mC -TVwoK @<eKk.Y?+ 如图二, 小水倒左,大河水倒右,却要近穴左山先长,以收小水, 然后外重又得右山长,兜收大河之水,方为合法。
;N#}3lpLqg
uD@ZM ~*bfS}F8I 大地模型和下手砂位置
g*a+$' 5、下关砂有力与无力 |!]
"y< 凡下关砂,又须审其有力无力。若徒有下关而不近穴,或低小,或短缩,或顺水不回,谓之无力,虽多无益。若其山高障,回护顾穴有力,虽只一重,或只十数步,亦能结作。
N& d4ecF%R =Rx4ZqTI|
_yg;5#3 三僚村的曾氏下手砂平面位置
9287&+,0r 6、曾氏下手砂 >3p~>;9sc
三僚曾氏的下方砂手,就是一座人工堆砌的山梁。自北向南延伸100余米至三僚河畔,砂手高约2、3米,宽约3、4米,整个山梁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毛竹,象一道绿色的屏障,护卫在三僚曾氏的村庄。
1J0gjO)AZ c #TY3Z| MrzD
ah9UG
0U~$u 三僚村的曾氏下手砂鸟瞰
HL&HY)W1gf 7、皇家助修下手砂手 4GP?t4][ 明初曾氏的
风水大师曾从政,发动族人在曾氏总祠(今三僚村委会后)下方水口筑起砂手,屏护着三僚水口,以贮财聚气。因为曾氏当时人丁未旺,族人辛苦了三年,刚把下砂垒好,不料沈氏人多,蜂拥而来,仅一个晚上就一铲而平。曾氏族人多次修建砂手,均被沈氏破坏。
mt+i0PIfj >SQzE Ho&:Zs 明朝永乐年间,曾从政多次为明成祖请到北京,施展堪舆术,授官太史,获御赐“开口名师”匾。明成祖第三次请曾从政上京,为祈年殿择址后,曾从政因年老体弱,不服北方水土,卧病北京。
<oJ?J^
M~\dvJ$cH 曾氏下手砂侧面
tx7 zG., XfE0P(sE Uj;JN}k 明成祖派太监询问曾从政有何要求时,曾从政说:
6 eryf? 臣不求金银,但求圣主助臣,修完祖祠的砂手。
5IUdA? RWv4/=}(G :+6W%B 曾从政病故北京后,明成祖念其有功皇室,遣宫中的黄衣太监二名,护曾从政灵柩还家,并助曾家筑完砂手。
!#pc@(rE z=KDkpV Eu' ;f_s
8Azh&c 站在曾氏下手砂头前,回看下手砂
|l8=z*v<